因想證明給家中年邁的父親知道,自己是對工作及課業兩邊都很有責任感的,所以十分認真看待課業,再累也會盡力念書。 然而,卻有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好像在課業上似乎遇到了瓶頸,明明花了很多時間努力念了,成績卻不僅沒得到成長,甚至是比預想的糟糕很多......。 此時我想起自己有參加過學校舉辦的工作坊,在活動中老師們有提到,學校有提供線上的「學習風格檢測」,我就利用了些時間認真作答了一次,透過檢測的結果我稍微修改了自身的念書方式,例如:筆記除了條列式外,另外花些時間,將條列式整理成圖表型,讓自己能更快記住那些課堂重點。 也因此我的成績在這幾學期整體都是持續進步的,感謝學校的線上學習風格測驗,讓我找到
更新日期:2021/10/20 16:46:57
之前其他學年度也有符合過資格,但不夠了解進步獎的相關規定,導致自己錯失了一次申請的良機,因此後來看到學校有開能了解相關資訊的工作坊,就立刻報名參加,希望能親自聽到老師們的詳細說明。 其中,在這大概一小時的時間裡,老師們詳細說明了諮輔中心有提供給同學的各項學習資源,讓我對學校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甚至也有提到進步獎的計算方式,讓我才知道原來進步獎不是單單只看學期成績而已! 感謝學校這邊有辦這種工作坊,讓我們可以更詳細的來了解有關獎助學金的問題以及其他學習資源該如何運用。
更新日期:2021/10/20 14:35:47
透過這個活動,讓我了解學校提供的資源,有哪些是我可以去運用,一部分幫助我的課業學習,像是有輔導課業的措施可申請,及進步獎,這些都對我的課業有很大的幫助,若在大一時知道,或許能在當時幫助我面對一些課業上的問題,除此之外,激勵我努力達成目標;另一部分則是幫助我的經濟問題,假日我都得花不少時間去打工賺取生活費,相較別人失去不少讀書的時間,透過這些獎助學金的幫助,可讓我減少一些工作的時間,可專心於課業上。
更新日期:2021/10/20 13:24:32
活動宗旨 為推展學校研發成果產品化,及提升創新創業教學實踐成效,本年度活動主題以「創新加值、創業加速」為號召,鼓勵師生與產學研界共組創新創業團隊,經由競賽活動徵選與創新創業營研習,期能培育出雙創人才及帶動校園產業創新環境。 (一)創新創業組:向本校各系所師生徵召具專利潛力技術及市場潛力創意,以創新創業性計畫與作品參賽。 (二)專題研習組:向本校各院開設創新創業課程的師生徵召具潛力專題研習報告,以專題研習成果參賽。 賽後由主辦單位輔導及申請政府相關創新創業計畫。 透過這次的團隊競賽,讓我有了三個體悟。 一 團隊的力量 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走得更遠。經歷過團隊競
更新日期:2021/10/20 12:12:21
老師提供課後時間輔導我們課業,讓我能順利跟上進度,如果有什麼問題想詢問,也可以趁這個時間向老師提出,老師很有耐心的一步一步教學,平常大班上課讓我不敢發言,這個輔導的時間拯救了我,也因為有輔導的時間,讓我對於統計學的內容更加熟悉,老師以輕鬆詼諧的方式教學,也讓我吸收的很快,成績方面相比期中考而言,也有顯著的提升!很開心學校有提供這個輔導機制,真是讓我受益良多。
更新日期:2021/10/20 11:25:36
因為自己不像其他同學對於學習的科目能夠馬上熟能生巧,相較起來我學習力較緩慢,需要額外花費許多時間學習才能夠趕得上進度,學校有課後輔導的資源,可以將不懂的問題詢問課後輔導老師解惑,這幫助我解決我不懂的日文問題,相當有幫助,也因此改善了我的學業成績,期許自己能夠一直進步。
更新日期:2021/10/20 10:42:23
通過Matlab課程過後,我學到許多關於Matlab上的基礎以及應用,讓我在其他課程上也能利用其知識幫助自己學習。
更新日期:2021/10/20 09:48:36
雙語教學與CEFR: 挑戰與建議
更新日期:2021/09/05 15:34:49
教育部自 107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偕同大專校院對高等教育創新卓越之共同期許,齊力支持教師投入創新教學行動,並透過研究能量的發揮,落實大學教學創新及培育人才之任務。據此,本次研討會以「教學與研究的雙聲道」為題,鼓勵教師以教學現場和文獻資料為基底,透過適當的研究方法與評量工具,檢證課程教案設計、 教材教法、教具引入、科技媒體運用 等之於學生學習成效或學習歷程的改變。希冀透過教學實踐研究的推行,驅動課程、學生及教師三方產生實質改變及正向互動,進以達致高等教育教學現場漸進改變之目標。
更新日期:2021/09/05 15:22:19
這波疫情帶來的全面性衝擊,對於家中有孩子的家庭而言,除了調適工作的壓力外,還須面對孩子停課期間在家的學習。 許多人天真地認為只要有網路、設備齊全、學校端的遠距操作就沒有問題,可以直接把孩子放在螢幕前面與老師互動,殊不知螢幕前面可能就是家庭生活的一環,而這一環,可能在客厅、房間、書房,或是樓梯的一角。 在家的學習還必須融入原本家庭成員的生活空間,更不要說同時間上線的可能有在家工作的爸媽、同時在學的兄弟姊妹,加上師生彼此對於遠距教學的陌生,都增加了這種學習方式的不確定性。 本場論壇將從家長的角度,討論此波疫情下家中學习環境的營造或是困擾,以及可能的解方。
更新日期:2021/08/18 08:46:17
支持教師投入創新教學行動,透過研討會,落實大學教學創新及培育人才之任務,以"教學與研究的雙聲道"為主題鼓勵教師以教學現場和文獻資料為基底,透過適當的研究方法和評量工具,檢證課程教案設計、教材教法、教具引入、科技媒體運用等之於學生學習成效或學習歷程的改變。希望透過教學實踐研究的推行,驅動課程、學生及教師三方產生實質改變及正向互動,進以達到教育現場改變之目標。
更新日期:2021/06/28 14:48:36
Zoom VREC 雙語、EMI和CEFR本次網路研討會的隱藏議程:1、台灣宣布將在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2、台灣教育部提議EMI台灣高等教育機構,使這裡的大學在全球範圍範圍內更具競爭力,以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因此招收外國學生作為解決學生日益短缺的方法。3、英語能力被視為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競爭力的指標。
更新日期:2021/06/26 16:19:04
主要回到母校與學弟妹分享大學生活、學測該如何準備、學習的方法有哪一些、關於升學管道等等...及其他大學相關要注意的事情。
更新日期:2021/06/14 19:59:33
講師陳建宏先生,介紹了iPad做為教學工具的獨特性和優點. 介紹的app實用性高,且AR和VR app的效果讓人印象深刻,想馬上在自己的課堂施行.
更新日期:2021/06/09 12:13:54
執行未來大學課程教學系列活動,特邀請『法亞科技創辦人、闇橡科技董事長-彭子威先生』蒞校演講。 闇橡科技介紹 http://www.shadoworks.com.tw/ 遠見雜誌報導: https://store.gvm.com.tw/article_content_32874.html Youtube超現實教育(Surreal Education)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G_OzN340g
更新日期:2021/06/08 14:45:41
出席 【ICEET 2021數位學習與教育科技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更新日期:2021/06/07 21:35:07
2020年12月5日 出席2020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年會@TKU國際學術研討會 發表
更新日期:2021/06/07 21:04:24
近年來受到科技發展的進步,提倡教育與科技的結合。透過多位學者的演講與發表,收益甚多。
更新日期:2021/06/07 19:06:23
科技迅速發展,學習不在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透過這次的活動,體驗並學習線上交流,也因科技便利能跟各國的學者交流分享。
更新日期:2021/06/07 19:05:59
隨著網路科技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學習不再受限於時間和空間,教學和學習產生不同的樣貌。創新科技的應用如AI學習科技、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穿戴科技、雲端科技及大數據分析啟發多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改變學習的方式和學習的經驗。教育工作者面臨科技及社會的快速的變革,如何達到創新科技與學習整合,讓教學可以更有效率、更多元、更深化,並且培養未來學習者應具備的問題解決能力、跨域學習能力、團隊合作、創造力等,不啻為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本研討會將提供學校教師及研究人員一個交流互動的機會,主要參加對象包括與創新科技與學習研究相關的專家學者、業界人士及中小學教師。研討會中將針對創新科技與學習,在教育科技的教學策
更新日期:2021/06/07 1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