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覺得讀書會很新奇(因為也沒參加過),又是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年.所以就參加了,幾次上課下來,也學到的很多,報告的方式,及句型的拆解什麼的,因為沒有做過這種報告,所以對於自己要上台的那天始終抱持著許多壓力和緊張的心,也讓自己知道插了別人多大一截...老師也會在這堂課對我們說很多勉勵的話,未來的職場什麼的....,雖然對於未來很不安,但總覺得只要跟著老師一起自己就好像會改變什麼似的...,讀書會好啊 哈哈~
更新日期:2012/10/28 14:18:21
這次能夠獲得這個獎學金,我覺得非常意外,因為我知道這個進步獎學金有很多人申請,而這次能夠雀屏中選也讓我有一些想法。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並不是一個成績很好的人,也會偶爾早八睡過頭就翹課,在拿到獎學金的上學期,我被當了三科,是大學三年以來被當學分數最多的,其中一科是中文系最硬之一的「訓詁學」所以當下並沒有太多的感覺,反正被當這科也還不算丟臉,不是?當時是這麼想的,可是還有一科是「資訊概論」耶!我當時都大三了,還要被當大一的科目?如此屈辱,這讓我有些不平,於是大三下我嘗試著做一些改變,為了不要讓自己太難堪。 我做的改變是這樣,在上學期被當幾科的科目老師都一樣的情況下,在寒假期間,從除夕夜左右開始
更新日期:2012/10/27 23:03:26
這是學習發展組為了鼓勵學生能在課業上有所進步所推動的進步獎,雖然金額並不是很多,但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從中獲得的成就感與喜悅,也可以獎勵我們努力向學、增進學習動力、提升讀書風氣、強化個人的自我挑戰與追求成長、激勵我們奮發向學、爭取進步,並期許自己未來能夠更好!
更新日期:2012/10/27 22:00:53
讀書會的時間有兩節課,一節課討論我們的用書"日本慣用語表現"的內容(一次二頁),另一節課請成員們利用網路找尋適合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兩堂課都是請成員們制作PPT上台發表,在發表當中如有疑惑的地方會讓同學們舉手發問,之後再讓老師指出同學們沒指出錯誤的地方、或是對於文法字彙做補充,所以讀書會讓我增加了許多文法知識及字彙數量,對於十二月的日文能力檢定非常有幫助。不過因為讀書會是自發性的活動,如何能讓自己持續產生動力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有時候也會懶散的不想去上課,但是因為有同學們一起上課所以產生了競爭感,大家一起朝同一個目標前進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孤單。
更新日期:2012/10/27 21:27:15
《歐洲歷史的塑造》: 如果歷史教學不能擔當傳遞西洋文明薪火的重任,歷史學的學術研究將會喪失在教育制度中的一項教育功能(另一項是培養國家意識)。而讓歷史研究走向專題化,讓歷史研究的範圍擴及到一些新議題,與擴及到世界的一些新地區,都不是解決今日歷史研究困境根本之道。 為了重振歷史教學在教育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項新的歷史理論架構實有必要,而且從歐洲史開始更為合宜,因為支配近代世界的制度與發明大都是源自於歐洲。
更新日期:2012/10/27 19:16:52
透過三位教授的主題演講,讓我們了解美國、香港和日本近年來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大學。 Arthur K. Ellis教授特別說到,他建議每堂課都留十分鐘讓學生自行寫課後反思,藉此監控自己的學習歷程。如果發現學生對課程有問題,於下次上課時可使用異質性分組,讓高程度的學生指導低程度的(因為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或許比老師更能使同儕理解)。
更新日期:2012/10/27 19:09:40
新加坡黃博士博智先生,用風趣幽默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到,教育不是政府或全民的一種額外花費,而是一種有意義的投資。 成功的教育有哪些因素呢?他認為要理解教育原理、深入思考、投入學習、富有創意。並提到,傳統教育希望學生反覆練習習題其實並沒有錯,但如果學生不知道自己練習那麼多次是在做什麼,那就是有問題了。老師應該教學生know why, and know how,而華人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總是know how,而don't know why。所以,現在的教學,應該要有創意,而創意是什麼呢?就是要改變,並且要有價值的改變,真正去想:怎麼教,才能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什麼。
更新日期:2012/10/27 19:04:20
博物館的物件展示、多媒體互動及劇場部門,可被視為學校教育的延伸與互補。博物館可使大家藉由參觀的過程,將學校學得的知識和博物館提供的參觀經驗轉化、提煉為生活的能力,因此,博物館的學習行為是很獨特的。由於博物館是一種非正式的學習環境,所以需要更高的自主性,並要跳脫符號式的學習,強調實物接觸與親自體驗,從做中學,鼓勵雙向互動與討論,相當符合建構主義的理論。
更新日期:2012/10/27 19:03:07
不論是數位原住民和是數位新移民,E 時代已經來臨了,數位科技不但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將改變我們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模式。雖然數位科技不是萬靈丹,但我們的確不得不正視它對教育的影響。 很高興可以參加這場研習,聽專家學者分享數位科技在數學領域教與學之應用。雖然自己不是數學領域教師,但看到數學領域的成果如此豐碩,可以預見國文領域未來的成果一定也精采可期。
更新日期:2012/10/27 19:02:42
從電郵得知獲得學習進步獎的時候,真的覺得很開心,因為這是學校對我努力的一個認可。作為一個僑生,我覺得剛來到台灣讀書,人生路不熟的,在各方面真的很不習慣。特別是上課的時候,由於老師都講國語,而我的國語又没有很好,常常出現有聽沒有懂的情況,遇到老師講台語,我就更無奈了,看著同學們一副瞭然的樣子,讓我的挫敗感加倍。雖然知道台灣人都很熱情又熱心助人,我可以請教身邊的同學,可是如果一直這樣,打擾到別人也不太好,所以我又不太敢問了,更曾經一度質疑自己是否能完成學業。 還好我遇到不少好老師,他們都很用心地教,助教們也不厭其煩地解答我的疑問,讓我感激不已!特別是統計的助教,為了讓我能在這個最討厭又害怕的科目
更新日期:2012/10/27 00:37:51
在讀書會中,體驗到了學長姐們研究領域以及論文寫作,讓我獲益良多。學長姊的建議和對論點漏洞的敏銳度也十分令我驚嘆。能參加這個讀書會真是太好了。
更新日期:2012/10/26 22:25:42
本學期讀書會討論的主題依然多元,依發表者而定,而不會僅限於村上春樹。
更新日期:2012/10/26 00:51:05
很感謝學校有這項獎學金來鼓勵學生,雖然獎金不高,但我得到的是一種肯定與鼓勵,鼓勵我繼續保持學習的熱忱!也為自己立下更高的目標,一學期比一學期進步,甚至想達到能超修的門檻! 大學誘惑很多,自制力很重要,培養好的自制力會影響的不只是在課業,也會影響你一輩子! 我承認,剛進大學第一學期,有點難過有點墮落而荒廢了課業,但危機意識使我清醒,發現並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害的是我自己,因而我開始前往圖書館念書,學校圖書館很大,館藏書目也很多!排除段考前幾周,其他時間人並不多,可以安靜地念書,而且不會被外在的電腦電視給吸引,少了誘惑,我就能專心面對眼前的課本了! 大學生活時間分配真的很重要,打工
更新日期:2012/10/25 12:56:58
帶著一絲不安的心情進入「中國書法史」的殿堂,中國千年黑白線條的勾畫,連繫著古老中國社會、文人、政治、藝術等種種的紛繁變化。在讀書會中與同伴們一同討論、分享、思考、問學,讓一個人獨行的讀書旅程熱鬧許多。 這幾個禮拜討論《中國書法史》導論部份,作者首先論述其對中國書法流變所採取的歷史觀察角度及史學觀念,透過導論的說明及討論,對書法史的輪廓有更具體更接近歷史現實的了解。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希望能從書法史的角度得到更多不同的概念知識。
更新日期:2012/10/25 10:50:14
這學期參加了日文系碩士班的學生讀書會 每個人提出自己想發表的內容 和其他同學、學長姐或是學弟妹一同討論 針對發表的內容提出問題或予以補充 是相互成長的良好機會以及環境
更新日期:2012/10/25 00:14:01
延續之前學長姐帶領我們讀書會的傳統,這學期跟碩二的同學和碩三的學長姐們組成這個讀書會。我們也邀請碩一的學弟們一起來參與,希望在這個討論的園地中激盪出更多不同的火花。剛好大家都有共同修習"村上春樹專題研究"的課,碩論也和村上春樹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透過讀書會的分享與討論,不但能增進自己對於村上文學的認識,無形中也獲得很多自己未注意到的先行研究與建議。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時間,也能帶給學弟們好的學習。
更新日期:2012/10/24 21:07:27
藉由讀書會討論,可以釐清自己研究時的盲點,也可以達到資訊交流溝通的效果。比起個人獨自研究,進展會更快速有效。
更新日期:2012/10/24 20:57:52
這學期的讀書會,除了學姊長們外,這學期多了許多碩一的學弟妹,可以將讀書會傳承下去,感覺非常的開心。本讀書會主要是透過報告的形式,在進行討論的方式,激發更多不同的論點,以及學習聆聽別人的想法。不管是對報告的形式或是內容上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且受益良多。
更新日期:2012/10/24 20:14:56
當我看到名字出現在名單中時,心裡的喜悅和感動湧上心頭。我知道自己還不夠努力,也許有其他的人比我還要認真,時間花的比我多。當初大一上時自己的排名都在30幾,加入系學會和系籃更是把心思都放在課業外。直到大一下學期收到預警單,才知道自己該下點苦工在學生的責任上。說實在,這個系並非我的興趣,就連學習上都有點困難,最後還是很認份的把書讀好。也很感謝學校有這個活動,讓我也更有動力將課業維持下去~~~~
更新日期:2012/10/24 16:34:22
我很榮幸自己能拿到這個獎,我覺得這個獎是對我一直在默默努力奮鬥的一個肯定,也為我打下一支強心針,有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 而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謝謝老師們的悉心教導,雖然差不多每天都要小考,引致每天一回到家就要讀書很辛苦,可是我一想到這是教師為我們在打好基礎的時候,我就會欣然接受,而且每次考出來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高分,令我更有動力去努力下去。 還記得剛進大一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搞不懂,老師們教的東西也摸不著頭腦,自己不懂如何溫習,又傻傻的不敢去問,引致每次小考都很低分,差不多都在最後幾名。但之後經過老師教的方法以後,慢慢去嘗試他們學習的方法,發覺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是在用錯誤的方法學習。經過一步
更新日期:2012/10/24 12: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