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2010/09/12 台北市文化局 我的眷村足跡體驗營 | |
---|---|
活動名稱 | 我的眷村足跡體驗營 |
主辦單位 | 台北市文化局 |
日期 | 2010/09/09-2010/09/12 |
活動地點 | 新北投 |
活動內容 | 相關課程,活動,訪調 |
擔任職務 | 學員 |
我的眷村足跡體驗營
心得撰寫
淡江大學 張立瑋
國中前的每年暑假.寒假及清明,都會回到媽媽的老家-成功甲村,和外公住個幾天。從一早,媽媽就會帶著姊姊與我,至附近鄰居家串門子,王婆婆、妙婆婆、王公公、張公公…等,可以拜訪一整天,從天氣至政府,從孫子至哪一家的事情,都可以聊到半晌。外公煮的菜很簡單,像是紅燒魚、炒綠豆芽、炒高麗菜、粉蒸排骨…等,在記憶中的每一道菜都非常美味。寒假能看到很多家在曬衣杆上曬香腸與辣肉,平時可見到貓咪在巷子裡亂竄,冬天的陽光讓大家從家中搬出椅子圍坐在家門前談天,外公時常到活動中心看大家打麻將…。這些是我所認為的眷村美好光景。
但參加營隊後,經過張茂桂老師的課程才知道眷村的非同質性,不管在生活或是歷史脈落上都有所不同,原來附近一直不拆遷的大型眷村房舍,是當時較高階的軍官所有,這些住戶有很大的房子與庭院,誰會願意搬呢?原來媽媽所住的成功甲村是列管眷村,現在大家已經住進改建後的高樓中,原本的眷村已經成為雜草叢生的平地,等待其他用途,我們只能以相對位置知道媽媽的家就在某根電線桿的右手邊而已。改建後的社區大樓稱為「勵志新城」,集合了附近好幾個眷村,因為眷村本有軍官階級之分,當時較低階的住在甲區,坪數較小,而階級較高的住在坪數較大的乙區,所以原本的鄰居被分散至不同棟甚至不同區,要找人則得四處打聽。住至改建後大樓的好處是再也不用擔心淹水,生活環境比較好,但缺點是以前談天的老鄰居都不見了,住在隔壁的鄰居已經變成不認識的住戶,而且很多是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的眷村子女,現代住宅的冷漠感已經回不去以前巷弄間的熱情與關懷。
營隊的目的一方面是因應快速消失的眷村與歷史,另一方面是增進族群和諧。營隊有十項課程及七項活動,我很喜歡裡面安排的一些課程,像是張茂桂老師的「從1949談起-眷村人,眷村事」,周思諾老師和我們談他的田野調查經驗,李俊賢老師的「從影像看眷村」,陳朝興老師的「搞懂眷村建築」,彭揚凱老師與曹羅羿老師的座談;還有實用性的課程如張翰璧老師的「口述歷史ABC」,邱家宜老師的「公民新聞如何做」,黃執中老師的辯論指導。這些課程都能學習到與專業上完全不同的事情,能夠一再讓自己思考及反思以為是理所當然的思路與想像。
彭楊凱老師與陳朝興老師的理念完全不同,一個是將眷村為住宅的本質延續,一個則是將住宅留下故事做其他用途,值得我們繼續討論,但在這兩個理念能夠發展之前,還有許多爭議需要去深思,因為有列管與非列管眷村的差異、族群問題、政經問題…等。
活動有實際去訪查即將被拆除的非列管眷村-華光社區,以及能夠保留的眷村-中心新村,華光社區的蔣伯伯和我們分享他從大陸牽來台灣前後的故事,他的話語深深的印在我們心中;小組按照歷史時序來演出眷村人的故事,從八二三炮戰結束至今天生活與心境的轉變,讓我們更能認識這段歷史;經由辯論賽讓大家更了解議題與很多解決問題的面向,這是和我以往參加的營隊所沒有的活動,雖然很害怕但也覺得很有趣,自己能夠站在台上發表意見並接受質詢與質詢反方,很興奮的新體驗!
而我參加這個營隊的目的,是想要深刻的去了解這段歷史,讓我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外與公外婆來台灣的歷程,以及去瞭解在眷村裡的生活。我的大學所學與大部分一起參與的學員有所不同,我以為只要關心與想要了解眷村的人會來自不同專業,但發現都是各取所需,也沒有什麼不好,我認為已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收穫,瞭解議題也認識許多人。謝謝台北市文化局與外台會辛苦的籌備,也更要謝謝籌劃活動的總召、隊輔、課程組、行政組。
September 18, 2010
更新日期:2010/9/18 下午 1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