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灯亮着吗? : 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 (美)Donald C. Gause, (美)Gerald M. Weinberg著 ; 俞月圆译 出版 - 北京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2.心得 - “每轉換一次視角都會發現新的不協調之處”這讓我深刻意識到這世界是由不完美所構築起來的,當我們在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每個方案總又會延伸出不同的問題需要去解套,我不經想起我修習過的” 隧道工程 “這門課,老師常常提及,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工法都可以挖隧道,成本不同而已。文中提及" 如果想不出三個可能有出錯的地方,你就沒有真正理解這個問題。 “我想解決問題之前,你必須
更新日期:2016/01/27 15:03:19
1.溝通交響樂 : 大學生的人際溝通 / 王淑俐著 台北市 :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4出版- 2.心得: “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內文一開頭,真的是讓人忍不住有想探索這本書的慾望,引用狄更斯的名著 “ 雙城記 “,這也讓我又多一本書待我消耗 > <” 。作者提出相對詩文來適用於大學生,也讓我覺得被同理了,也發現我的煩惱和疑惑很多人
更新日期:2016/01/27 15:02:36
道歉的藝術 : 說對話, 危機就能變轉機 / 福田健著 ; 莊雅琇譯 台北市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新北市] : 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認為自己是願意為自己過錯道歉的人,但是我覺得自己在道歉這方面表現不甚良好,覺得很困擾。我從內文中發現在我人生當中,我的道歉有時太過卑微(源自於對自己沒有自信),這樣非常不好,有時道歉不成反而造成更不好的局面。書中提到 : “ 先、不、坦、不、重 ”,我想是基本道歉非常需要了解及牢記的口訣,覺得很棒值得大家去細細咀嚼中滋味。 我覺得在看這本書,我也把自己在人生中發生道歉的
更新日期:2016/01/25 21:57:18
用簡單方法 做複雜的事 : 文學與管理的對話 / 陳超明, 謝劍平著 台北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新北市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文學及藝術的內涵,在許多領域都非常受用,管理學也不例外。 書中引用了大量文學經典,並且解釋其中意涵,也舉出許多企業實例,與管理的概念相互呼應,清晰明瞭,又能夠欣賞文學之美。 以下是幾個見解獨到的議題: ●好的領導者 領袖氣質是天生的,沒辦法透過訓練而產生。但是成功的領導人才,卻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磨練出來。領導者既要堅持,也要打破慣性思維,除此之外,還需要時機。懂得抓住有利的環境與時機,便能時勢造英雄。 ●管理與
更新日期:2016/01/23 21:42:57
破格思考 : 從古今大師如何突破說起 / 陳載澧著 香港 : 香港商務印書館, 2014 讀完此書,最有印象的部分是創新步驟,以及負的能量。 ●創新步驟 有時遇到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一番掙扎努力之後,暫時擱置它。經過一些時日,在某個機緣下,因為一些與問題無關的小事,靈光一現,答案呼之欲出。這個過程包含了創新的四個步驟--準備、孵育、頓悟、驗證。 創新的想法、難題的解決常仰賴一些不相干的心智活動的結合--偶聯作用。但是在期待偶聯作用出現前,自己對問題也要先有足夠的理解。而平時對周遭保持好奇、注意,也許是讓這個作用出現機率增加的好方法。因為平日覺得不重要的小事,會成為創意的養分,
更新日期:2016/01/23 21:40:00
書名:師道 作者:李枝桃校長 出版:台北市 :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 新北市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出版年:2014 心得: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深深的了解到了作者對於孩子們的愛。接下校長的職務,展現魄力,打點好人事,與民意代表談判,一切為的都是能夠讓孩子們在學校的生活更好。且作者對於孩子們的關懷就像關懷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疼愛有加,並且每日早晨早起和孩子們打招呼,稱呼他們為小寶貝,也因此讓每個學生都叫她"校長媽媽"。而為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學習機會,李枝桃不惜自掏腰包,四處尋求幫忙,讓孩子們能在放學後留下來課後輔導,而不是放學後在外鬼混。而作者為了讓孩
更新日期:2016/01/22 22:29:35
創意從無到有/楊傑美著/許晉福譯 一看到這本書就覺得看起來薄薄的應該沒有什麼內容,但實際上閱讀起來卻是相當有內容的,這本書推薦序有寫到此書在1940年代就已經問世,但為什麼時至今日卻還是如此受到創意工作者的推崇,列為不得不讀的閱讀書籍,這本書裡面有中文跟英文方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做對照,它將創意分為好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蒐集一般性資料及特定資料,第二階段:在腦海裡將素材咀嚼消化吸收,第三階段:將問題交給潛意識去孵蛋,第四階段:創意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間點自然產生,最後就把創意做進一步的修正,以符合實際的用途,作者也補充了很多的細節,希望我們在平常的時間點就多多蒐集一般性的素材,因為廣泛的閱讀
更新日期:2016/01/21 14:10:34
書名:創意思考:問題面面觀 作者:黃炳煌著 出版項: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心得: 問題比答案重要,但我們的教育卻反而試著重在答案上,只有對的答案,錯誤的答案或者有其他想法都視同不對,但是這樣其實是本末倒置,因為,真正成功的研習,並非要學員學到正確、唯一的答案,而是能夠培養他們思考、批判的能力,以便日後面對任何問題,都能夠獨立思考,從而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只看到答案,而去死背公式,答案,那麼之後遇到相同的問題,反而又要在錯一次了,重複一樣的錯誤,但不知道如何解決,正是我們目前教育制度上的缺失啊,而本書舉例數百個例子,告訴我們創意思考,其實也可以很簡單,
更新日期:2016/01/14 15:07:04
書名:全神貫注的力量:這樣學習,激出你的最佳實力 作者:黃農文著;楊琬茹譯 出版項:臺北市 :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心得: 書中有幾段話是這樣說的,對某些孩子來說,連坐在書桌前都很困難,像這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孩子,因為無法專注於學校課業,所以課業上的成就感通常較低。雖然想在一夕之間有什麼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很困難,但如果能以漸進的方式努力,日積月累,還是可以看得見效果。重要的是,父母親有沒有足夠的耐心確實執行。就是首要的條件,此外,決定好學習計畫和每天的分量。孩子當然不會自動自發去做,所以要在孩子身邊注意他學習的過程。重點是,就算有不會寫的題目,也不能提供協助,只要觀察和
更新日期:2016/01/14 14:38:18
書名: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作者:黃益中著 出版項:台北市 :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新北市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心得: 過往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出一批沒有自我意識、順從權威的好人民,所以老師講話要聽,學生上課要認真,所謂的好學生就是要認真讀教科書、不遲到不睡覺、頭髮剪短短、制服紮好好、考試考高分進明星學校就是傑出校友。….但我要強調的是,就算台大畢業考上檢察官,擁有社經地位,賺了很多錢又如何?如果你看到火車站裡有很多勞工,卻認為這樣是「有礙觀瞻、出亂子」,那我還是要說,這就是典型的教育失敗,現在的學校生態,好像如這位老師說的一樣。將來的台灣
更新日期:2016/01/14 14:22:35
書名:大人變了,孩子就會不一樣:世代溝通新模式 作者:趙如璽, 柳林緯著 出版項:台北市:遠見雜誌;[新北市]:大和書報圖書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4 心得: 「不要把學生的意見,當作小孩子的想法!」大葉大學校長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暢談校長與學生共同治校,在許多學生、家長憂心「畢業即失業」、企業常嘆找不到可用人才的時代,這是一個由學校扮演橋樑的故事,讓學生、家長、老師、企業能夠彼此對話。透過書中的精彩案例,教你如何跨世代溝通,無論你是學生、家長、老師、企業,都能學會如何跟不同世代的人和諧共處。我覺得學生能夠有與長輩溝通的管道可以抒發自己的理念以及需求是很重要的,因為像我之前和家人相處的不
更新日期:2016/01/14 14:07:02
書名: 30歲就要做:大幅學習,人生才會成功 作者: 堀紘一著 ; 姚巧梅, 張州禮譯 出版項: 臺北市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2014.01 心得: 這本書在說學習,而且是三十歲以後,三十歲算是個分界點,那時我想我已經學習力下降,成家立業,有個家庭,有個穩定的工作了,也不需要多麼的打拼,因為已經穩定了,但這本書卻說到,三十歲才開始,書名有點翻譯錯誤了,可以解讀為三十開始的學習法,因為三十歲是個分界點,已經怠惰下來的,和繼續學習的人,人生是個長程馬拉松,只要持續下去,總有一天能超越前頭的人,書中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書中有特別提到英文,英文算是長遠的學習目標,作者卻說不建議這
更新日期:2016/01/14 13:48:32
書名: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作者: 王政忠著 出版項: 臺北市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 2011[民100]8月 心得: 當我讀完了「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這本書,書中描述王老師從實習老師接任的王組長到當兵時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再次回到爽文國中 看到滿目瘡痍的校園,學生們問:「老師,你會不會回來?」,出發王老師的心 讓他下定決心要留在這服務,學生的期盼讓王老師去重新思考、反省,他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改變所有的現況,更何況是這樣的天搖地動所帶來的遽變,但他強烈的感受到學生們需要他、需要一個老師願意留下來,認真且公平的陪伴他們;而他,可以是那一位。這樣強烈的渴望,讓他開始認真去面對當
更新日期:2016/01/14 13:42:48
書名: 道歉的藝術 : 說對話, 危機就能變轉機 作者: 福田健著 ; 莊雅琇譯 出版項: 台北市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 [新北市] : 大和圖書書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心得: 當我讀完了「道歉的藝術 : 說對話, 危機就能變轉機」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有道歉的能力真的是非常的重要,把道歉說成藝術更是不為過,「如果你在人生道路上犯了錯,你會掩飾錯誤,還是坦誠道歉?」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兩種都是解決的辦法,掩飾錯誤雖然看起來聰明,但總有一天要付出代價,誠實道歉才是唯一的辦法,道歉時心態也要正確,要真心誠意為了別人,當有這個想法的時候道歉就正確了,
更新日期:2016/01/14 11:28:26
書名: 向航海王學願景領導力 : 100個關於冒險與夥伴的管理法則 作者: 李世暉著 出版項: 台北市 : 悅知文化,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2014 心得: 當我讀完了「向航海王學願景領導力 : 100個關於冒險與夥伴的管理法則」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沒想到我可以向我最喜歡的漫畫學習團隊合作及領導管理,書中提到八個團隊管理的課題:使命、領導、組織、學習、決策、創新、行動、責任,仔細想想,漫畫中魯夫雖然是船長,個性樂觀,但卻能讓他的同伴心甘情願地跟著他,他不會以船長的身分命令每個人,每個船員雖然是他的手下,但卻以夥伴相稱,不會讓人感到上下壓力,因為魯夫不會命令或是指揮別
更新日期:2016/01/14 11:28:04
書名: 跳脫標準答案的思考術 作者: 菲爾.麥肯尼(Phil McKinney)著 ; 顧淑馨譯 出版項: 臺北市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心得: 當我讀完了「跳脫標準答案的思考術」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請問框框中該填入甚麼,「兩隻老虎_____」,一般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填入跑得快,但這就若入了作者的圈套,該如何擺脫對刻板觀念的依賴,這問題就被凸顯了出來,簡單說,就是創新,而作者也將他的經驗整理出他自創的思考發「FIRE創新法」 Focus聚焦要創新的領,Ideation構思上乘好點子,Ranking 用基本問題將好點子排序,Execution執行構想,所以該如
更新日期:2016/01/14 11:25:40
書名: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 作者:布萊恩.葛瑟 出版項: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 新北市 : 高見文化行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5 心得: 當我讀完了「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這本書在講述作者對許多事情都有著無邊無際的好奇心,在還沒看完這本書前我覺得好奇心就是在找答案跟問問題當中周旋著,可是當我閱讀完之後才知道,原來問題才是好奇的根本,如果沒有想求知的意念,哪來的找答案,兩個選擇相輔相陳,作者是透過和許許多多的人溝通、聊天來得知這麼多形形色色的知識,不只是填
更新日期:2016/01/14 11:19:59
書名:論點思考: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解決正確的問題 作者:內田和成 出版項:臺北市 : 經濟新潮社出版 :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4 心得: 當我讀完了「論點思考: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解決正確的問題」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這本書所要探討的東西是非常艱難的,所謂論點思考是我至今尚未完全理解的東西,要找到正確的問題,並針對正確問題提出改善方法,這點就現在的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課題,首先要找到正確問題,可是正確問題是要建立在什麼概念之下呢?這個是我想不通的事情,人人都說當你真正碰到時,也就真的會知道自己的問題是出自於那裡,不過我想就算是這樣,如果先前沒有充裕的知識來
更新日期:2016/01/14 11:00:00
書名: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2: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 作者:大衛.麥瑞尼 出版項:新北市 : 李茲文化有限公司出版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總經銷, 2014 心得: 當我讀完了「任何人都會有的思考盲點2: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一開始看到這本書還以為是跟先前讀的「思考的盲點:為何真相就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是同樣的作者,不過當翻了前面幾章之後,便再次確認是否是同個作者,結果還真的不是,兩者書寫的方式截然不同,探討的主題也都截然不同,可因為書名類似我就將它歸類為同個作者,我想這就是個盲點吧,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心理學的東西,裡面不乏許多理論富蘭克林效應
更新日期:2016/01/14 10:59:40
書名:思考的盲點:為何真相就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 作者:戈登.魯格,約瑟夫.德艾格納斯 出版項:臺北市 : 商周出版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發行, 2014 心得: 當我讀完了「思考的盲點:為何真相就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這本書,我覺得受益良多,這本書非常神奇,他在探討著所謂專家,專家顧名思義是個很厲害的人,可是它卻在說專 家其實並非是真正厲害的人,反而是因為看輕許多模式造成它成為專家,一開始總認為專家講的永遠是對的,因為他是專家,這也許就是人在思考的盲點,明明自己如果可以在細膩的觀察之後也可以成為專家的,可是卻出自於人有著惰性,如果有人願
更新日期:2016/01/14 10:58:41